高山云霧出好茶這是真的嗎?探究這句話的真假就要知道什么高山茶。高山茶是產自高海拔的茶葉。高山茶新梢肥壯,色澤翠綠,茸毛多,鮮嫩度好,節間長。以高山鮮葉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葉,通常外形條索肥碩、緊結,白毫顯露,而且具有一種特殊的花香,香氣高遠,滋味濃厚,十分耐泡。
高山云霧具備哪些特性,特性對茶葉起到什么作用?
海拔高,溫度低高山海拔高,相對溫度低。海拔每上升100米,氣溫約下降0.6攝氏度。相對低溫導致茶葉生長緩慢,有利于維持新梢組織中高濃度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,適宜氨基酸和香氣物質的形成。但海拔不是越高越好。就鴉鵲山白茶而言,海拔在500-800米是較合適的。海拔過高,溫度過低,嚴重影響酶的活性,茶葉生長極其的緩慢,影響茶葉品質。
晝夜溫差大高山地區晝夜溫差大。白天氣溫高,日照充足,茶樹的光合作用強,合成物質多;夜晚氣溫較低,茶樹的呼吸作用放緩。由于呼吸消耗減少,茶樹的營養物質得以更多的積累和貯存,而使得高山茶內含物質更加豐富。高山茶區晝夜溫差大,不利病蟲害繁殖生長,尤其是冬天霜凍天長,病蟲不易存活。
土壤通透性好高山茶園土壤風化比較完全,石礫較多,土壤通透性好,而且有機質和各種礦質營養元素,包括茶樹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種微量元素一應俱全,以致茶樹有效品質成分和各種保健營養物質豐富。
高山地區,雨量充沛,云霧多,空氣和土壤的濕度高,從而使茶樹芽葉光合作用形成的糖類化合物縮合困難,纖維素不易形成,促進茶樹內的氮代謝,鮮葉中氨基酸含量更高,茶樹新梢可在較長時期內保持鮮嫩而不易粗老。在這種情況下,對茶葉的色澤、香氣、滋味、嫩度的提高,品質的改善,十分有利。
日照長,波長短,強度低高山地勢高,日出早,日落晚,日照時間長。云霧多,云層阻擋、反射長波光,以藍紫光為主的短波光穿過云層。紅光利于茶多酚形成,而藍紫光則促進氨基酸、蛋白質合成。是高山茶氨基酸、葉綠素和含氮芳香物質多,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、澀味較輕的主要原因。陽光透過霧水,發生漫反射,減弱光照強度,增加光照的覆蓋面。也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和某些芳香物質的合成和積累。
結論高山云霧出好茶,這是真的。高山云霧,導致白茶生長緩慢,但內涵物質豐富,茶葉高甜回甘,香氣高遠,滋味濃厚,十分耐泡。
www.majingtk.com
咨詢熱線
15240033602